复旦大学-思源湖畔

查看: 18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动态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携博士生王宇做客我院举办讲座

[复制链接]

81

主题

92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15:5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月20日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受邀在我院一楼报告厅举办了题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的讲座,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博士生王宇陪同。讲座由院长杨萌芽主持,我院建院院长李建伟、科研副院长王鹏飞以及各系师生代表百余人聆听了讲座。




童兵以新闻学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闻观的概念。他指出,新闻观是新闻学的观念体系,客观、公正、真实、自由的八字方针普遍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领导的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他提出,要从历史的角度和国内外新闻舆论工作的经验教训中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谈及新闻舆论工作,童兵强调,舆论是隐蔽的、强制的力量,除官方舆论、民间舆论外,还存有潜在舆论,我们要高度重视隐蔽舆论的力量。


童兵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贡献在于结合当今世界政治和传媒多元格局以及中国新闻舆论新环境,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理论遗产作了当代的诠释和发挥,并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新的议题和论证。随后,他旁征博引,联系中央八项规定、二胎政策、高考改革等方针政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目的进行了全面剖析。童兵指出,党和政府需科学调控新闻舆论的信息流量,在强调媒体“喉舌”功能的同时,也重视“耳目”作用,倾听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童兵教授的讲话使在场师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受益匪浅。王宇则以“新闻记者的社会形象及准记者的形象准备”为主题给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讲座中,王宇首先阐释了新闻记者的社会形象一词,她认为,新闻记者作为特殊的社会角色,其工作时的言谈举止和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受众对电视台和社会舆论的看法。在分析了形象和沟通关系的重要性后,王宇以白岩松、柴静、刘晓庆等公众人物为例,分析了新闻记者不同的形象会带给公众不一样的感受,强调新闻记者在不同的新闻报道场合中应塑造不一样的形象。



随后王宇以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音形象三个方面论述了准记者应做的形象准备。在结合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日常生活事例后,王宇细致地向师生们讲述了不同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及声音形象所传达出的不同含义,并在与师生们幽默诙谐的互动中,让一群“准记者”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如何进行形象塑造及形象准备,现场氛围十分轻松愉快。

童兵,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志德书院院长,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理论、比较新闻学传播学、大众传播与中国社会等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主体与喉舌——共和国新闻传播轨迹审视》等。

王宇,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博士,上海市礼仪协会理事,世博会城市志愿者培训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艺术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等研究。

编写:赵帅杰 刘怡
编辑:张雨晗
校对:黄旭彤
邮箱:henuxc@163.com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
欢迎投稿,或提出批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7-14 05:26 , Processed in 1.7154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