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思源湖畔

查看: 14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卡做题|江苏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3.16)

[复制链接]

73

主题

81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19: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教师招聘备考qq群:1080594924教资面试备考qq群:740607405后台回复【教师招聘】,查看江苏各地教师招聘公告汇总
后台回复【城市名称】,如“无锡”,可查看该地近期招聘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3.17)【精选试题】
班主任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通常间接引导学生,以利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种领导方式是(单选题) 。
A.间接型
B.民主型
C.迁就型
D.倾听型
视频解析☟☟☟

【每日一练】
1.用餐时味觉可因食物的颜色温度而受到影响,这体现的是( )规律。
A.视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不同感觉相互补偿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受性变化的规律。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题干中“用餐时味觉可因食物的颜色温度而受到影响”体现的就是联觉。C项正确。


2.小虎觉得自己不擅长学习,比如,背了好几天的课文,已经背到滚瓜烂熟了,但到默写的时候一句话都想不起来。该现象体现了(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词优效应
D.舌尖现象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词优效应是指在快速呈现条件下,词中的字母比无意义字母串中的字母或孤立的字母更容易辨认。1886年J.M.卡特尔首先发现字词认知中的这种心理现象。

3.虽然小林现在小学毕业了,但她依然记得在三年级第一次被选为课代表时的喜悦之情,这种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动作记忆
D.逻辑记忆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形象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逻辑记忆是对概念、公式、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是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动作记忆是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题干中描述小林记得被选为课代表的喜悦之情,喜是一种情绪,所以是情绪记忆。因此答案选择B。

4.章回小说总是在情节精彩、紧张或关键处突然停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说明( )是引起注意的重要条件。
A.知识经验
B.期待
C.身心状态
D.刺激强度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这是一种主观期待引发的有意注意。

5.总结出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即“生物”,而舍弃那些“会不会飞”“爬行”“会不会行走”等非本质特征,这就是思维的( )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基本过程。C选项抽象与概括,(1)抽象是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例如总结鸽子、老鹰、鸡鸭等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即“有羽毛”“是动物”;舍弃那些“会不会飞”“颜色”“大小”等非本质特征,这就是抽象的过程。(2)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根据题干,C符合题意,答案正确。

6.在教学过程中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有(多项选择题)。
A.多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B.用尽可能多的教具、仪器、设备,避免单调死板
C.进行注意力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
D.提高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训练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CD。中公讲师解析: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教具和仪器等,但需要选用适当的,不能是尽可能多,只有恰当地选用教具和仪器,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所以B选项不正确。

7.在一定时间里,人们总会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包括(多项选择题)。
A.动机
B.兴趣
C.需要
D.对象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BC。中公讲师解析: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动机、兴趣和需要。其中D对象是客观因素,故不选。


8.上课时学生既要听教师讲课,又要记笔记,还要看实验演示或幻灯片。这些学生的注意状态是稳定的。(判断题)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中公讲师解析: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一同活动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注意的对象和行动会有所变化,但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虽然我们不能长时间地使注意集中在一个对象上,但我们却能长时间地集中于一定的工作。题干中,上课时学生既要听教师讲课,又要记笔记,还要看实验演示或幻灯片等,但所有这些都服从于听课这一总任务,因此,他们的注意是稳定的。故本题说法正确。

9.从阳光下进入暗室,会突然觉得什么都看不见,但过了一会儿就好了,这是使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判断题)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中公讲师解析:暗适应是指由亮到黑暗的房间里面,感受性不断提高,逐步适应暗的过程。

10.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它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等。(判断题)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中公讲师解析:知觉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知觉的这种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4+7教综带练营
4天作文带练营+7天案例分析带练营
3月2日起,11场直播带你突破作文和案例分析题
现在优惠价仅需0.99元
■ ■ ■ ■ ■●无锡锡山区招聘教师446人,3月15日起报名
●镇江句容2021年用编计划已定,招聘教师98人,事业编制
●宿迁2021年计划招聘教师1800名以上,补齐配强紧缺学科教师
●连云港2021年计划招聘教师1500名,扬州江都区教师招聘准备工作进行中

戳原文,领取教育和学科精炼习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0:06 , Processed in 2.1435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